查看原文
其他

他影响了周作人、陈寅恪,又引起了叔本华与海德格尔的争论

华夏出版社 经典与解释 2022-01-09

1978 年纪念约翰·戈特弗里德·赫尔德 逝世 175 周年

民主德国 20 马克银质纪念币


本文选自《历史主义与民族精神》,有删节

作者丨冯庆


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是18 世纪中后期德意志地区知名的文学批评家、诗人和哲学家,比莱辛康德晚一辈,又比歌德席勒大半辈,在历史哲学、美学和文学批评等领域均有独到的贡献。作为启蒙时代诸学说的综合接受者和浪漫主义的先驱之一,赫尔德将自然科学、史学、人类学、文学和基督教信仰等倾向奇妙地糅合为一体,铸成了独特的历史主义的哲学体系。


作为曾经加入共济会(Freemason)的“自由思想者”(Freethinker),赫尔德是坚定不移的启蒙主义者;同时,作为“民族精神”概念的缔造者,赫尔德又提出了许多突破启蒙主义文明进步论的思想“孔窍”,为后世的“文化多元论”乃至民粹主义提供了理论上的“预言”。在民族问题和民粹主义盛行的今天,这种含混复杂的思想面貌,使得赫尔德获得了丰富多彩的解读与评价。


就目前来说,关涉到赫尔德思想的研究成果横跨哲学、文学、心理学、语言学、艺术学、民俗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神学、古典学等多个领域。在德国人看来,赫尔德这位文化巨人的地位并不低于歌德席勒莱辛康德黑格尔等人。


在中国学界,赫尔德的名字也并不陌生。据说,像周作人陈寅恪这样的中国现代学术思想领军人物,也曾受到赫尔德的影响。作为德意志“狂飙突进”运动的理论代表,赫尔德的思想客观上影响到同样经历过“狂飙突进”的中国。


尽管如此,新中国成立以来,赫尔德只被译介了只言片语,并且得到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人性论”观察标本的待遇。近年来,随着西方当代思想家伯林(Isaiah Berlin)和泰勒(Charles Taylor )等人的学说在世界范围内走红,赫尔德——连带着他之前的维柯与之后的德意志浪漫主义——才开始日益获得重视,其哲学、美学与历史思想也逐渐为当代人文学界所称引。



# 01 #



赫尔德


与西方思想史上的其他大人物一样,赫尔德的思想在中国似乎有着多重的投影:在一段时期内,他是一个激进启蒙者,相信人类历史进步的普世信念;在一段时期内,他又成了温和民族多元主义的榜样,认为一切民族的文化都有各自的自然成因,因此,对民族文化的扭曲,或是让一种文化统治另一种文化,都缺少正当性;反之,多元的文化、语言和习俗都应当得到尊重。


当然,这两种看法或许并不冲突,只要我们把握到思想史上的宏观线索——启蒙的历史哲学往往服务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正当性奠基。只是,相对于同一时代的激进民族主义的国家论者,赫尔德似乎更少强调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征服,甚至显得像我们时代的知识分子那样,对受到侵略与压迫的弱小民族充满同情。


无论如何,启蒙的进步主义历史哲学和我们今天理解的文化多元论之间存在着一道难以弥合的沟壑。启蒙的进步主义只承认人类有唯一正确且正当的存在方式——“人”作为一个统一的“类”,其起源、性质和目标已经得到了公设化的预定,因此不同文化的并存只是相对且暂时的现象,“文明”终将征服、启蒙、驯化“野蛮”。但文化多元论则并不相信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客观的高低之别,相反却认为,文明都是自主地进化的,绝不应当对其他文明或文化横加干涉,不然就是“揠苗助长”,只会最终造成文明的毁灭。


在某些地方,赫尔德强调各个民族文化自然生长的必要性;但在别的地方(有时甚至就在同一文本中),他又对某种自然生成的文明形态——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表示鄙夷,并暗示西方文明形态会在某一天作为表率出现在东方,或者干脆取而代之。这种矛盾经常出现在赫尔德的表述中,引起人们对他的不同理解,并造就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赫尔德”形象:一个是启蒙的、西方中心论的赫尔德,另一个是反启蒙的、文化多元论的民粹主义者赫尔德。



# 02 #



围绕赫尔德的含混形象,西方学界展开了诸多论争。关于赫尔德是“启蒙”还是“反启蒙”的争论,自他在18 世纪末与康德爆发论争以来就开始出现。康德是德意志启蒙理性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在19 世纪,赫尔德的形象基本上作为康德的对立面出现,并且总是被浪漫主义者视为先驱。比如,格林兄弟曾经赞誉赫尔德是“第二位培根”,是他提出了动态的、设身处地的人类学研究范式,开启了浪漫主义的民族研究风潮。


叔本华


在19 世纪德国思想的代表人物叔本华那里,可以看到对赫尔德的“智术师”定位:我们可以根据思想者的思想是为他自己的缘故,还是为别人的缘故,而对他们划等分类。前者是真正独立自主的思想家,他们的的确确在思考问题,并且,实实在在地是独立无羁的;他们是真正的哲学家,唯有他们才是坦诚的……后者则只能被称作智术师。他们想要了解一切;并在从现实世界得到的东西中寻求幸福。他们对任何事情都缺少热诚……利希腾贝格是前一类型的典范,而赫尔德,毫无疑问属于后一类型。 


叔本华眼里,赫尔德是一个试图借助知识的炫耀来证明自己权威和荣誉的“智术师”,而不是哲人。这也是我们在康德对赫尔德的评论中可以把握到的一点。正是因为康德对赫尔德的尖刻批评,人们才把赫尔德归为“非理性主义”,视为诗人、翻译家和神职人员,而非从事严肃哲学工作的哲人。


赫尔德很长时间未能得到正统哲学史的青睐。其最早受到关注的作品,除了文学评论和美学之外,基本上都和圣经解释学相关,尤其在英国,他获得译介的著作除了其代表作《人类历史哲学观念》外,就是圣经解释学方面的作品。在德意志地区,除了19 世纪末祖(Bernhard Suphan)主编的最为全面的赫尔德全集之外,海姆(Rudolf Haym)也撰写了最早的赫尔德传记,并且重视了赫尔德与启蒙理性主义的密切关系。过了很久,才有克拉克(Robert T. Clark )所著的英语世界最为翔实且适合学术研究的赫尔德传记面世。


许策(Martin Schütze)可以称得上20 世纪赫尔德研究的开启者,他把赫尔德定义为借助文学、艺术和历史话题来激励或引导读者进入更加广阔的哲学思索空间的重要人物,认为必须透过赫尔德关注的诗学和美学批评,才能把握到赫尔德的真实哲学进路,这种进路依赖的思想资源,其实是培根霍布斯的经验主义和狄德罗孔狄亚克的启蒙主义认识论。赫尔德是卢梭开启的历史文化研究范式的代表人物,只是由于康德主义科学研究传统的压抑,他的重要性未能得到思想史家的充分把握。在这个意义上,许策第一个提出要透过“美学”这个关键问题审视赫尔德庞杂多端写作的逻辑。


当然,谈论赫尔德通过其“美学”和诗性思维通达“反启蒙”观念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当属梅尼克(Friedrich Meinecke )的《历史主义的兴起》。梅尼克看到,虽然迷恋启蒙科学精神,赫尔德身上依然缺乏“现实感”和“经验感”:作为一个沉醉于没有节制的想象力的哲人,赫尔德依据美学感受力进入历史,缺乏“本质性的形式化力量”,进而逻辑和概念都不清晰,这使得他无法证实关于普遍精神史的构想。


尽管如此,梅尼克却并不想否定赫尔德的思想意义,而是指出,在启蒙科学与经验主义思潮之外,赫尔德更多地受到新柏拉图主义和虔敬派的影响:新柏拉图主义通过新教进入莱布尼茨沙夫茨伯里的哲学和温克尔曼的艺术史中,间接影响到赫尔德关于“内在感觉”的理论;是新柏拉图主义的灵魂学说驱使赫尔德走向了对自然法传统的理性主义历史观的反抗,把“发展”中的个体化和差异化视为生命的本质。


赫尔德反对康德所设定的灵魂中的理性至高地位,实则是为了论证个体性的先天性与无限性。一个人生活中的幸福,是他在实现自身绝对殊异于他人的潜能的过程当中产生的,而整个人类的幸福就建立在“人性”以同样逻辑在每个人身上实现的过程当中。在这个意义上,赫尔德的历史主义思想是反专制的、彻底民主的。梅尼克的赫尔德研究表达出了前者自己对当时盛行的国家主义的不满,在他笔下,赫尔德似乎成了反极端民族主义的先驱,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创者。


海德格尔


在20 世纪最伟大的哲人之一海德格尔那里,关于赫尔德思想的问题则更为复杂多端。海德格尔1939 年对赫尔德的专题解读或许直接开启了他后期关于语言的思想,通过关注赫尔德的《论语言的起源》,海德格尔追溯了德意志观念论哲学将语言视为一种对概念思想之“表达”的理论谱系,并提出了一种更为原初的“沉默”的意义揭示机制,这种机制,在被黑格尔谢林以降的德意志哲学遗忘的赫尔德那里,体现得尤为明显。通过梳理赫尔德的莱布尼茨根源,海德格尔试图唤起从赫尔德洪堡格林兄弟的感性语言论背后超越观念论的重要意义。海德格尔思考的当然是如何走出形而上学传统而通达诗或历史的语言,这为后来的德里达等人的思想提供了资源。在某种程度上说,海德格尔的赫尔德解读最有对德意志民族乃至西方文明面临的困境展开症候式思考的历史感。


伽达默尔延续海德格尔的思路,在《真理与方法》中格外强调赫尔德的地位。他首先将赫尔德视为对人性进行崇高“教化”的先驱,其教育观念为整个19 世纪的精神科学提供了基础。然后,伽达默尔梳理了维柯沙夫茨伯里达朗贝尔共同构建的人文主义根基——“共通感”(Sensus communis)理论,并认为,在英国和拉丁语国家的共通感还只是一种道德政治概念,但在德意志地区,赫尔德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批判的历史主义改造,认识到共通感之上浮现的“典范性”在历史自然进程中的不可重复性。由赫尔德所奠定的多元的历史主义在这个意义上反对启蒙主义的目的论世界历史观。


伽达默尔


对于梅尼克这样的史学家来说,反思赫尔德历史主义的意义在于重新找到德意志民族在战争中失去的民族凝聚力。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也有着同样的民族乃至文明抱负。可以看出,在赫尔德那里找寻清理启蒙主义危害性的武器,是德国人回应战后文化虚无主义的策略:他们共同认为,唯有打扫干净启蒙主义带来的灰尘,走向一种新的“历史主义”,德意志民族才能走出危机。


卡西尔《启蒙哲学》中,赫尔德被描述为莱布尼茨和莱辛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但卡西尔也强调,作为历史哲学开创者之一的赫尔德,其思路是彻底依赖于直觉的:


就整体而言,他的成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一成就似乎天然地来自神灵、无中生有,它产生于一种其清晰与完美迄今为止仍无与伦比的对历史的直觉。


赫尔德的意义进而在于打破了分析性思维和同一性原理之间的必然联系——他对历史的细致分析会驱逐一切关于同一性的幻觉,把重点转向关注生成和创造中的特殊性与差异性。是赫尔德明确发现了“真正的统一性正是在这种彻头彻尾的差异性中显现,它只有作为过程的统一性,而不是作为现存事物中的同一,才是可以想象的”。因此,作为历史主义者,赫尔德“同情”思想格外重要:为了领悟历史环节中某种文化与民族的特殊想法,就得与该文化与民族有同样的情感。赫尔德的史学方法超越伏尔泰孟德斯鸠,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尽管如此,赫尔德的成就依然是“启蒙哲学最伟大的精神凯歌之一”,他是由18 世纪向19 世纪过渡的历史“中间人”。


启蒙运动代表人物


《人文科学的逻辑》中,卡西尔进一步把赫尔德的思想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崇尚诗歌质朴情感的原始主义,后期则是历史进步论的未来主义。在后期赫尔德那里,最为重要的思想进步就是发现了一种精神历程的“收缩”与“舒张”节奏,在这个意义上,精神的“历史”片段并非孤立,而是处在整体序列中。这种类似“精神之现象学”的历史思维,将会取代笛卡尔式的数理分析的形而上学思维,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把握物质世界的“客观性”。语言的表现力就是这种思维的呈现方式——通过语言的历时性特征,片段化的、孤立的精神对世界的判断得到了整合。进而,“语言的理解乃成为对世界的理解之最真确的和最典型的表达方式”。在这个意义上,赫尔德本人关于艺术、历史与语言的说法是否合理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他提出了一种崭新的认知形式(Erkenntnisform),即,如何利用内在的主观理解力或反思对客观质料进行精神性的驾驭和表现。


无独有偶,在《赫尔德和历史的启蒙哲学》一文中,美国思想史家洛夫乔伊首先从赫尔德美学内在的矛盾之一——原始主义和历史进步论之间的冲突——开始,清晰地揭示了赫尔德的相对主义面相,并且看到,对于赫尔德来说,哲学论述与其说是为了推进知识探索,不如说是为了实现培育理解力和鉴赏力的实际伦理诉求。但与此同时,洛夫乔伊认为,赫尔德只是启蒙时代发现“历史”的诸多代表人物之一;博林布鲁克维柯卢梭是他的前驱。赫尔德的独到认识在于认识到,可以借助自然生理演进的法则,促使文化之间的高低差异在一种必然进程的意义上趋向缓和甚至消失;这样一来,人类诸多源自传统和文化的狭隘守旧观念就将被克服,人们能乐观地通过文化、艺术与科学的经营,逐渐走向普遍和平且自由的未来。所以,赫尔德的原始主义,其实在为启蒙进程服务。


20 世纪中后期,随着西方各式各样文明症结的涌现,基于现代性与反现代性话题的讨论也开始浮上台面。通过观念史研究考察现代精神的起源,变得越来越重要。赫尔德就扮演着可供人们反思现代性的历史人物的角色。许多学者受到洛夫乔伊思想史研究路径的影响,试图澄清康德主义有色眼镜之下学界对赫尔德“非理性”“反启蒙”的误解,重新描述他对启蒙思想的继承,并试图在民族话题上逐步深挖。在《思想史研究》杂志上出现了许多这样的研究,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是斯皮茨(Lewis W. Spitz) 的《自然法则和赫尔德的历史理论》,在文中,赫尔德的一个隐藏意图得到揭示,那就是在启蒙史学导致的历史无意义的宿命论中重新发现新的神意论历史观;斯宾诺莎等人的自然神论成了他在历史科学与历史意义之间找寻契合点的工具(见本书收录的斯皮茨的文章)。



赫尔德与启蒙传统尤其是启蒙时期的政治哲学的关系,开始得到全方位的认识。这方面的代表伯纳德(F. M. Barnard )通过分析赫尔德的心理学、美学与“人民”概念,详尽地解释了赫尔德关于社会与政治的理论。伯纳德先后出版了两本书,关注了赫尔德与卢梭关于政治正当性的讨论,区分了两者的不同之处;同时,他还发掘了赫尔德的圣经解释学对民族主义兴起的重要意义:正是通过置身于以霍布斯斯宾诺莎为代表的启蒙的政治哲学与圣经解释学系统,赫尔德得以建立了值得当今民主主义者效仿的文化多元论哲学框架。赫尔德与其说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不如说是一个崇尚普世共和的民主政治理论家。此外,伯纳德还编译了一本赫尔德谈论社会与政治文化各种篇章汇编的文集。


赫尔德的形象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赫尔德与康德的冲突被淡化,前者对自然科学与启蒙主义信念的接受得到越来越多的客观承认;另一方面,赫尔德的政治语境及其本人的政治思想开始得到重视——事实上,到了后来,对赫尔德政治思想的讨论逐渐成为赫尔德研究的核心内容。随着某些现实政治状况的发生,尤其是与冷战意识形态和民族认同相关的学术议题的出现,在70 年代末期,伯林和泰勒对赫尔德的判断,重新把这位一度淡出学界焦点的思想家引入当代文化多元主义与共同体构建问题的核心议程。


……


# 03 #



事实上,正如卡西尔海德格尔等人所认识到的,赫尔德的全部意义在于他对文学、对“诗”的重视。在其早期的某些篇章里,赫尔德明确表示,真正的吟游诗人的作品的意义并不在于百分之百回溯到古老的精神与神话,而在于教导后世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独到且符合实际地歌唱其所处的时代和世界。“诗”的凸显首先塑造出朝向未来的宗教特质。


在启蒙时代,赫尔德与同时代的许多诗人(尤其是英国诗人)一样,已经开始在“诗”当中加入一种由自然科学原理提供依据的创造力因素,并致力于杂糅启蒙学说与文艺,使其为民族主义的新神话服务。这种神话,首先要求某种基于“自然”的民族文化起源学说,然后从中总结出关于文化的等级类型学,在其中设定高低之别,由此获得关于历史进步和文明差异的历史哲学——不难看到,这几乎是伏尔泰孟德斯鸠传统的遗产,但赫尔德则将其与新教地区独特的虔信氛围与民众生活气息杂糅在一起,其中显然有着卢梭攻击启蒙运动的思想投影,但同时也有着对启蒙本身带来的现代活力的沉默认可。启蒙关于人类普遍理性和文明高低的信念全部进入了“先知赫尔德”试图缔造的审美与文化的新神话。


虽然赫尔德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宗教和文艺气质强于哲人气质的人物,但他客观上的确又是启蒙理性主义的代表,或者说,后者为他提供了真正的关于宇宙、生活和未来的某种近乎宗教的信念。弗兰克(Manfred Frank )观察到,早期赫尔德在讨论文学时对神话产生兴趣的问题意识在于,“在启蒙条件下,神话在文学思考的语境里究竟是否可行”。这种思考其实涉及赫尔德关于人性论政体的观念。可以说,赫尔德所要贯彻的启蒙,是重新创造感性神话的 “抒情启蒙”或者说“文艺启蒙”,是晚期启蒙主义的一种政治化变体,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像我们时代的激进文学理论家们一样走得那么远,或者说他的思想直接促生了诸多当代的时髦民主理论。相反,在他与康德的分歧当中,在他对海德格尔的影响当中,在他自己表里不一的对民族问题的表述中,或许已经凸显出“文化多元论”可能通向的理论死结。反过来说,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细致剖析他的政治修辞的迫切性。


如果赫尔德只是因机缘而留名的“历史人物”,我们没有必要过多关注他。但是,恰恰正是这位赫尔德,他的思想以“狂飙突进”的名义直接影响到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文艺教育方案,影响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生活与政治主张。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如梅尼克柏林泰勒等人的解读仍然是中国学者理解赫尔德的主要依据。由于相对稀少的文本译介,在西方已经获得全面考察的赫尔德在中国却未能得到多维度的透视。如果要更深刻地了解20 世纪中国激进的美学、文学和文化思想史,乃至更深刻地了解整个我们从近代以来被迫卷入的“现代性”的本质,那么,回到作为“现代性”范式奠基者之一的赫尔德那里,研究其时代背景、思维方式和历史影响,也就成了一项必须完成的工作。




延伸阅读


《历史主义与民族精神》


(戳图进入微店购买)

冯庆 编 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复制后打开淘宝:!99wyX5SPonS,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京东↓↓ 




近期新书

财神

知圣篇

昭告幽微

道德真經取善集

古希腊传记

的嬗变

城邦人的自由向往

苏格拉底与阿里斯托芬

历史主义与民族精神




经典与解释·你可能还想看


新书上市丨《历史主义与民族精神》:赫尔德是启蒙主义者,还是反启蒙先驱?莫米利亚诺:重审历史主义新书上市丨《道德真经取善集》:集诸家之说,解万经之王智术师们为何视演说术为政治术?古罗马学生都学什么?丨“自由七艺”背后的文教理念




好书值得被更多人知道,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